中國
China
我國牽頭制定的適老化數字經濟國際標準發布
2025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包容性數字經濟通用要求與指南》(ISO 25556:2025),該標準由我國牽頭制定,是ISO首個人口老齡化視角下的數字經濟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適老化數字經濟的基本準則和核心要素,并針對在線購物、數字銀行、數字醫院、在線娛樂、社交媒體、智慧出行、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等老年人參與數字經濟的高頻場景提出了具體建議和應用案例,為建立老齡化包容性數字經濟、消弭全球老年人數字鴻溝凝練了科學解決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截至今年年底,全球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14.2億人。該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得到了全球利益相關方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丹麥、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的跨學科專家共同協作,參與了標準研制工作。
歐盟
European Union
歐盟推遲批準?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用于產品類型1和3生物殺滅產品的有效期
據歐盟官方公報消息,2025年5月2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25/951號條例,推遲批準?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olyvinylpyrrolidone iodine)用于產品類型1和3生物殺滅產品的有效期,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第二十天生效。
據條例,?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的批準有效期推遲至2028年2月29日。
歐盟修訂REACH法規限制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乙基-2-吡咯烷酮(NEP)
2025年6月3日,歐盟委員會批準和發布法規(EU) 2025/1090,在歐盟REACH法規(EC) No 1907/2006附錄XVII中增加第80項和第81項,分別限制投放歐盟市場的物質和混合物中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CAS號:127-19-5)和1-乙基-2-吡咯烷酮(NEP,CAS號:2687-91-4)。該修訂將于2025年6月23日生效,并將于2026年12月23日后執行。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乙基-2-吡咯烷酮(NEP)不得單獨作為物質、作為其他物質或混合物的成分投放歐盟市場,當其濃度大于或等于0.3% (3000 mg/kg)。除非歐盟生產商、進口商和下游用戶已在相關化學品安全報告和安全數據表(safety data sheets)中列入與工人長期吸入接觸相關的衍生無效應水平(DNEL),即13 mg/m3(對于NEP,則為4 mg/m3),以及長期皮膚接觸的DNEL為1.8 mg/kg體重/天(對于NEP,則為2.4 mg/kg體重/天)。
另外,除非歐盟生產商和下游用戶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并提供適當的操作條件,以確保工人的接觸濃度低于上述衍生無效應水平(DNEL),不得將這兩種物質作為單獨物質、其他物質或混合物的的成分進行生產或使用,當其濃度大于或等于0.3% (3000 mg/kg)。
對于在人造纖維的生產中使用,或作為溶劑使用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上述義務將從2029年6月23日起執行。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乙基-2-吡咯烷酮(NEP)是溶劑,通常用于配制混合物,如農用化學品、藥品和精細化學品。DMAC還可用作涂料的溶劑,并廣泛用于人造纖維和薄膜的生產,以及用于電線絕緣的聚酰胺酰亞胺漆(清漆)的生產。NEP可用作清潔劑、粘合劑和脫模劑。NEP還可用于油田鉆探和生產操作過程、功能性液體、聚合物加工、水處理、農用化學品輔料以及道路和建筑應用等多種用途。這兩種物質在歐盟CLP法規(EC) No 1272/2008中都被歸類為生殖毒性1B類物質(Repr.1B)。
歐盟擬推遲電池法規中盡職調查要求的實施時間
2025 年 5 月 21 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提案,提議將(EU) 2023/1542《歐盟與廢電池法規》中的電池盡職調查義務(法規第七章)實施時間從 2025 年 8 月 18 日推遲至 2027 年 8 月 18 日,并調整相關指南發布時間(如原 2025 年 2 月 18 日改為 2026 年 7 月 26 日)。該條款覆蓋鈷、天然石墨、鋰、鎳等電池原材料的采購、加工和貿易環節。
延期兩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全球地緣格局變化導致電池原材料供應鏈調整困難,企業需時間分析和重構供應鏈;二是僅約50% 成員國指定了負責評估和監控合格評定機構的通知機構,且歐洲認證協會尚未制定電池盡職調查通知機構的認證標準,依賴歐盟批準的方案;三是行業協會開發的盡職調查方案需進一步制定、實施及通過歐盟認可(類似法規 (EU) 2017/821 的方案至今未獲認可)。同時,歐盟新電池法規需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 (EU) 2024/1760同步制定指南,避免規則沖突。
歐盟POPs法規將新增得克隆限制要求!
2025年5月15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授權法規C(2025)2887,修訂歐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法規(EU) 2019/1021,擬在POPs法規附錄I的A部分新增得克隆的管控要求。該授權法規將發布于歐盟官方公報(OJEU)上,并自其在歐盟官方公報公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
授權法規的主要內容如下:
得克隆(DP)是一種人工合成物質,主要用作膠粘劑、密封劑和聚合物的阻燃劑,并可用作潤滑油的添加劑。
歐盟發布醫療器械法規協調標準新動態
2025年4月,歐盟委員會根據《歐盟官方公報》發布了依據《醫療器械法規》(MDR,EU 2017/745)和《體外診斷醫療器械法規》(IVDR,EU 2017/746)制定的新協調標準,這些新標準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制定。
此次新發布的協調標準是基于歐盟委員會依據《歐洲標準化法規》(EU)No 1025/2012發出的標準化請求而制定的。根據MDR第8(1)條,符合相關協調標準或其相關部分的產品,可推定符合該法規相應要求。
新增協調標準內容:
1、《醫療器械(一次性醫用手套)協調標準》
EN 455-1:2020+A2:2024:規定無孔洞要求及檢測方法。
EN 455-2:2024:明確一次性醫用手套物理性能要求及檢測方式。
2、《醫療器械(滅菌)協調標準》
EN 556-1:2024:規定最終滅菌醫療器械被標記為“無菌”的要求。
EN 556-2:2024:涵蓋無菌處理醫療器械的要求。
3、《醫療器械(救護車患者搬運設備)協調標準》
EN 1865-2:2024:聚焦救護車用動力擔架要求。
EN 1865-6:2024:引入救護車用動力椅要求。
此次新增標準涵蓋了醫療手套、滅菌流程和救護車設備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醫療器械法規的協調標準體系,有助于確保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患者和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更可靠的醫療產品。
遵循這些協調標準可以使制造商、經濟運營商和認證機構受益,為符合相關歐盟立法提供 “符合性推定”,降低了企業合規成本和風險,促進了醫療器械在歐盟內部的自由流通。
印度
India
印度就6GHz頻段發布法規草稿
印度通信部2025年5月16日發布了一項草案,擬開放5925-6425 MHz頻段,供室內低功率及室外超低功率的無線接入系統(WAS/RLAN)使用,簡要如下。
使用限制如下:
1. 不允許在石油鉆井平臺上使用。
2. 室內設備禁止安裝或使用在汽車、船只以及飛行高度低于 10,000 英尺的飛機上。
3. 禁止將其用于與無人機(Drone)或無人飛行器(UAV)的通信連接。
草案目前正征求公眾意見,截止時間為 2025 年 6 月 15 日。
美國
America
美國FDA推出全機構人工智能工具
2025年6月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推出了生成性人工智能(AI)工具Elsa,旨在幫助從科學審查員到調查人員更高效地工作。這一創新工具使機構職能現代化,并利用AI能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Elsa構建在高安全性的GovCloud環境中,為FDA員工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平臺來訪問內部文件,同時確保所有信息都保留在機構內部。這些模型不使用受監管行業提交的數據進行訓練,保護了FDA工作人員處理的敏感研究和數據。
FDA已經在使用Elsa來加速臨床方案審查,縮短科學評估所需的時間,并確定高優先級的檢查目標。Elsa的引入是FDA整體AI之旅的第一步。隨著該工具的成熟,FDA計劃在不同的流程中集成更多的人工智能,例如數據處理和生成AI功能,以進一步支持FDA的使命。
美國華盛頓州通過SB 5628修訂炊具中的鉛要求
2025年5月13日,美國華盛頓州州長簽署了SB 5628法案,修訂炊具中鉛含量要求。
在2024年3月28日,美國華盛頓州通過了HB 1551法案(編纂為 70A.565 RCW),限制炊具或炊具組件中的鉛或鉛化合物含量不得超過5ppm, 且該限制將于2026年1月1日生效。
根據SB 5628,鉛限制的范圍已從“炊具或炊具部件”修訂為“鋁或黃銅炊具,鋁或黃銅器具,或鋁或黃銅炊具部件”,限值也調整至90ppm。
如下是法規對比總結:
注:
“鋁或黃銅炊具” 是指下列由黃銅或鋁制成的物品:鍋、平底鍋、水壺、圓形平底鐵鍋、烤架、電飯煲或壓力鍋等設備的內鍋,以及類似的用于烹飪食物的容器或表面。
“鋁或黃銅炊具”不包括:
(i) 內部僅有一層鋁或黃銅但完全被不銹鋼包裹的物品;或
(ii) 帶有可拆卸烹飪容器的電子烹飪設備的主體,例如慢燉鍋、電飯煲和壓力鍋。
“鋁或黃銅器具” 是指由鋁或黃銅制成的工具,例如刀、叉、勺、鏟以及用于準備、盛放或食用食物的類似工具,除非這些工具完全由不銹鋼包裹。
“鋁或黃銅炊具部件” 是指由鋁或黃銅制成的炊具部件,例如蓋子、鉚釘、緊固件、閥門和通風管。
美國FCC禁止一些實驗室參與美國設備授權程序
2025年5月22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通過了新規則,以確保數百家設備測試實驗室和電信認證機構,即對在美國進口、營銷和銷售的無線電子設備進行測試、審核和認證的實體,不存在會帶來國家安全風險的所有權權益,包括它們可能會按照外國對手指令行事的風險。
FCC要求所有發射無線電頻率的電子設備,包括物聯網設備、計算機、健身追蹤器、網絡設備、智能手機和嬰兒監視器,都必須獲得在美國使用的授權。每年,被稱為測試實驗室和電信認證機構(TCB)的私營實體分別對成千上萬的此類設備進行測試,并證明它們符合FCC的各項規定。
認可機構會對測試實驗室的能力和公正性進行評估,電信認證機構、認可機構以及部分測試實驗室必須得到FCC的認可,才能在FCC的程序中履行這些職能。然而,在這些新規則出臺之前,該機構的合格標準主要基于技術能力,而非可信度。
新規則關鍵要點如下:
1. 禁止“受限實體”控制的實驗室參與認證
FCC將不再認可由“受限實體”擁有、控制或指導的測試實驗室、認證機構和實驗室認可機構。
“受限實體”包括:FCC的“受限清單”(Covered List)上的公司。
2. 所有權和控制權的界定
- 任何“受限實體”直接或間接擁有10%或以上股權或投票權的實驗室,將被視為“受控”實驗室。
- 實驗室必須在30天內向FCC提交聲明,證明其不受“受限實體”控制,并報告任何持有5%或以上股權的實體。
3. 撤銷現有認可
- FCC將撤銷任何被發現由“受限實體”控制的實驗室的現有認可;
- 未能提供準確信息或提供虛假信息的實驗室也將失去認可資格。
美國EPA再次推遲TSCA PFAS的申報截止日期
2025年5月13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在《聯邦公報》上發布了一項臨時最終規則,正式推遲了《有毒物質控制法》(TSCA)規定的PFAS申報的開始時間。這標志著最初于2023年10月敲定的這一申報要求的執行第二次被推遲。
2023年10月11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發布了關于《有毒物質控制法》(TSCA)第8(a)(7)節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進行申報和記錄保存要求的最終規則40 CFR 705;隨后于2024年9月5日,發布了一項直接最終規則,推遲了針對PFAS的申報日期。PFAS申報規則要求制造商和進口商(包括物品的制造商和進口商)申報在2011年至 2022 年期間所使用PFAS物質的詳細信息。該規則旨在增進EPA對各行業PFAS范圍和使用的了解,為未來的風險評估和監管行動提供信息。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表示,其電子申報系統的持續開發和測試是延期的原因。此外,該機構已表示可能會重新開放部分規則以征詢公眾意見,這表明對申報要求的進一步修訂可能即將到來。
根據臨時最終規則,申報期將從2026年4月13日開始,持續六個月,即2026年4月13日至2026年10月13日;對于小物品進口商,申報期也將從2026年4月13日開始,但持續12個月,即2026年4月13日至2027年4月13日。
臨時最終規則已于 2025 年 5月 13 日生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目前正在接受公眾對臨時最終規則的意見,相關方必須在2025年6月12日或之前進行意見反饋。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ISO發布家庭廢水處理管理指南
2025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第二版 ISO 24521:2025《飲用水、廢水和雨水系統及服務——現場生活污水服務管理》國際標準,為全球現場生活污水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權威指導。
該標準適用于公共和私人運營的現場生活污水(黑水和灰水)服務,涵蓋單戶及多戶住宅,特別關注農村和發展中地區由業主自行管理的“自助服務”場景。標準從運營商、業主和用戶雙視角出發,全面規范了現場生活污水系統(ODWS)的管理,包括維護技術、人員培訓、風險考量等運營層面要求,同時覆蓋系統的設計建造、規劃運維及健康安全等關鍵環節。
作為ISO 24511和ISO 24525標準的補充,ISO 24521:2025強調在任何發展階段采用適宜技術實現系統的整體管理。該標準明確將污水排放環境質量限值、分析方法、雨水徑流及合同內容等納入排除范圍,聚焦核心管理流程的標準化。
ISO發布塑料水環境分解測試新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025年5月正式發布了ISO 16636:2025《塑料-水環境條件下塑料的分解現場測試》。這一新標準為評估塑料材料在水環境中的分解程度提供了明確的測試方法和規范。
該標準詳細規定了在自然水環境條件下進行塑料分解測試的具體要求。測試需在水下1.5米至3米深度進行,適用于湖泊、河流等水體的近岸區域以及淺海區域。它涵蓋了測試設備的一般要求以及測試方法的使用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此測試方法僅適用于評估塑料在水中的分解情況,不適用于由熱或光暴露引起的分解評估。此外,該標準明確指出,所描述的現場測試是分解測試,而非生物降解測試。因此,它不能用于證明生物降解性,也不能用于提出諸如“在海洋環境中可生物降解” 等未經證實的聲明。
ISO 16636:2025標準的發布,為塑料行業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測試框架,有助于更科學、準確地評估塑料在水環境中的行為和影響。這將促進塑料產品的環境影響評估和可持續發展研究,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隨著對塑料污染關注度的不斷提高,這一標準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推動塑料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創新發展。
ISO發布環境放射性測量中取樣、調節和預處理的一般指南
ISO于2025年5月發布環境放射性測量中取樣、調節和預處理的一般指南。ISO 18510-1:2025《環境放射性測量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取樣、調節和預處理的一般指南》的目的是規定與取樣策略、樣品的收集和處理、將樣品運送到實驗室以及分析前的預處理操作有關的一般原則。
ISO 18510-1:2025適用于實施取樣計劃的組織以及負責收集生物指示物樣品的組織。這些原則不直接適用于事故或事故后情況。這些原則可以適用于環境中的生物矩陣。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26年3月3日,澳洲LED燈泡強制執行GEMS
2026年3月3日起,澳大利亞將正式實施《2025年溫室及能源最低標準(GEMS)LED燈泡規定》,新規對標歐洲ErP法規但部分要求更細化。
時間節點
發布時間:2025年3月3日
強制實施時間:2026年3月3日
過渡期:12個月,建議企業盡快完成產品測試與注冊。
產品覆蓋范圍
1. 一般條件
(a) 色度坐標范圍:
(b) 初始光通量小于500 lm/mm2
(c) 初始光通量需介于100至82000流明之間
2. 單頭/雙頭LED燈泡
(a) 單頭LED燈泡:BA15d, B15d, B22d, E11, E12, E13, E14, E17, E26, E27, E39, E40, GU10, GZ10, GX10, GU24, GX53, G9; G4, GU4, GY4, GZ4, GU5.3, GX5.3, G6.35, GY6.35, GU7, G53
(b) 雙頭LED燈泡,長度要求550-1500mm:cap G5, G13, GX16t-5
產品豁免范圍
- 航空用途光源
- 紫外燈(紫外輻射功率大于2mW/klm,或峰值波長位于180-280nm之間)
- 藍光含量過高的燈(400-480nm范圍的輻射功率超過40%)
- 植物燈(光合光子效率大于2.5μmol/J)
- 紅光含量過高的燈(700-800nm范圍的輻射功率超過25%)
- 光束角小于10度的燈泡
- 可調色燈(需滿足色純度要求)
能效與性能要求
1. 光效公式:
2. 待機功耗:≤ 0.5 W
3. 性能要求
4. 流明維持率、存活率的變通測試方案
5. 人體健康要求
6. 標簽與包裝要求
a. LED 本體需標示的信息(燈泡空間不夠的話,優先標示有效光通量和色溫。)
- 有效光通量和色溫
- 定向燈泡的發光角
b. 包裝上需標示的信息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發布電子商務可持續包裝指南
2025 年3 月 4 日,新加坡電子商務領域包裝廢棄物減少行動聯盟發布電子商務包裝可持續發展指南。指南適用于電子商務相關行業,旨在推動3R 原則(減少、再利用、再循環)的實施,涵蓋管理團隊、電商平臺、包裝供應商等主體的行動倡議,如管理團隊可利用組織包裝可持續性計分卡評估管理實踐,電商平臺可推廣可持續包裝選項等。此外還介紹了多種包裝類型的改進方案、包裝回收再利用的模式與機會,以及包裝生命周期末端的溝通方式,同時提供了術語定義、解決方案評級、指標示例等內容。
埃及
Egypt
埃及 NTRA 通知關于“阿拉伯語說明書新要求”!
2025年05月21日, 埃及國家電信監管局(National Telecom Regularity Authority,簡縮:NTRA)向NTRA A組實驗室通知針對阿語說明書新增的強制性要求,通知內容如下:
面向公眾的產品(如手機、家用路由器等)所需的阿拉伯語說明書應包括翻譯實體的名稱和聯系信息,并且必須是通過ISO 17100認可的實體或阿拉伯國家政府組織認可的實體。
NTRA還宣布,針對已準備好發貨但不符合最新要求的產品,鑒于制造商此前并未知曉該要求,因此可以豁免,但需要制造商提供承諾書,聲明其已知曉該新要求,并在未來的發貨中予以滿足。
博茨瓦納
Botswana
博茨瓦納通報《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組件 第3部分:供普通人操作的配電板》標準草案
2025年5月28日,博茨瓦納通報了《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組件 第3部分:供普通人操作的配電板》標準草案。該草案對普通人員操作型配電箱(DBO)作出專項規定,該類設備需滿足以下技術要求:
——需由非專業人員操作(如開關切換、熔斷器更換等),應用于民用住宅;
——出線回路需配置符合IEC 60898-1、IEC 61008、IEC 61009、IEC 62423及IEC 60269-3等標準的民用級保護裝置;
——對地額定交流電壓不超過300V;
——出線回路額定電流(Inc)≤125A且配電箱總額定電流(InA)≤250A;
——專為電能分配設計;
——封閉式固定安裝;
——適用于戶內外環境。
該草案評議期截止到2025年7月27日。
ASTM國際
ASTM International
ASTM發布綠色清潔標準指南
2025年5月,ASTM國際發布了全新的ASTM E2893-25標準指南,旨在為場地評估與清理項目提供綠色最佳管理實踐指導,助力環保事業邁向新高度。該標準已獲ASTM國際環境評估委員會下屬的糾正行動小組委員會批準。
ASTM E2893-25標準指南詳細闡述了一系列減少場地清理各階段環境足跡的流程,從場地調查到長期監測,全方位覆蓋。其核心內容包括:最小化能源總消耗并最大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如使用現場風能、太陽能,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減少空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采用低排放設備、先進排放控制技術和清潔燃料;降低水資源使用及對水資源的影響,節約用水、回收利用雨水;推廣材料和廢棄物的減少、再利用與回收,使用再生材料,回收建筑和拆除廢棄物;保護土地和生態系統,減少對成熟原生植被、土壤和棲息地的干擾,降低噪音和光污染。
“綠色清理在實現清理目標的同時,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水和材料資源的使用,”《修復》雜志主編、E50委員會成員表示,“新標準將使環境專業人員能夠系統地評估綠色最佳管理實踐,并在項目中確定其優先級和選擇應用。”
ASTM E2893-25主要面向場地評估和修復領域的環境專業人員,以及房地產開發商、監管機構和企業經理等處理污染場地的相關專家。未來,該標準有望融入州一級的清理法規。
ASTM 發布氣候韌性修復新指南
2025年5月,美國ASTM 國際組織發布了ASTM E3249-25《應對氣候影響的修復行動韌性標準指南》,為評估和減輕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對修復系統的影響提供了全面框架。
該指南意義重大,適用于各類主體,包括各級政府機構、軍隊、環境顧問、開發商等。其技術內容基于2018年ITRC對45個州環境機構的調查,強調了在清理計劃中納入修復基礎設施和災害規劃等關鍵實踐策略。
指南明確了適應與韌性概念,指出適應是基于當前和未來氣候條件的提前規劃與準備,而韌性則更注重應對極端事件頻率和強度變化。目前,眾多模型和策略可供參考,包括歐盟及IPPC等機構的相關研究。
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研究顯示,多數超級基金場地未在修復設計中考慮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導致化學品意外釋放風險。而遵循此指南的公司和組織,尤其是符合ISO 14001-2015 標準的,能更好地滿足長期合規義務。
該標準范圍涵蓋從穩定化到長期運營及場地管理等修復全過程,要求項目管理者在各階段充分考慮氣候和極端天氣影響,如洪水、野火等,以保障人類、生態受體以及周邊社區和環境的持續保護。強調了概念場地模型在整合氣候影響考慮中的關鍵作用,應隨新知識不斷更新。
ASTM E3249-25標準指南的發布,標志著在環境修復領域應對氣候變化邁出了重要一步,為相關各方提供了實用工具,有助于提升修復項目的可持續性和韌性,減少潛在的環境風險和不利影響,其影響不僅限于美國,在國際上也具有廣泛適用性。
卡塔爾
Qatar
卡塔爾Qatar CRA發布IoT和M2M技術立場文件
2025年6月,卡塔爾通信監管局CRA發布了一份關于物聯網(IoT)和機器對機器(M2M)技術的立場文件,旨在促進創新、增強安全并推動卡塔爾經濟增長。
通過這份立場文件,CRA 旨在構建一個全面的監管框架,以確保無縫連接、互操作性和安全的數字環境,使新興技術能夠高效擴展,同時保持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日本
Japan
日本發布食品接觸材料相關最新指南
2025年5月28日,日本消費者事務局(CAA)根據《食品衛生法》發布了與食品接觸材料(FCM)有關的最新指南。具體修訂內容如下:
· 在《食品、添加劑等標準》附錄1中增加或修訂物質;
· 單體通知,列出了食品接觸材料中允許使用的單體和加工劑。
新指南自2025年6月1日起強制實施。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與韓國正式實施電信設備實驗室互認協議
2025年5月27日起,印度尼西亞和韓國正式實施電信設備測試實驗室互認協議(MRA)。根據2024年5月27日雙方簽署的MRA協議,旨在加強兩國在認證合作方面的合作。
MRA實施后,印度尼西亞承認韓國實驗室發布的測試報告,執行印尼DJID認證時,無需重新測試。
印度尼西亞強制音頻/視頻產品符合SNI標準
自2025年6月2日起,印度尼西亞要求音頻/視頻產品必須符合印尼國家標準(SNI) IEC 62368-1:2014,依據2024年11月13日發布的工業部第75號條例,涵蓋的產品包括:
·LCD和CRT電視(最大55英寸;不包括OLED、QLED、QNED和Mini LED);
·DVD和藍光播放器;
·車載音響主機(不包括整車進口的設備);
·主動式獨立音箱;
·電視機頂盒。
印度尼西亞計劃將CSIPR 35測試納入認證要求
2025年5月,印度尼西亞當前在DJID認證過程中,要求按照CISPR 32標準進行測試,并計劃在近期納入CISPR 35標準的強制測試要求,具體強制日期尚待確認。截至2025年5月21日,CISPR 35測試仍屬于自愿性質,尚未列為強制項目。
蒙古
Mongolia
蒙古CRC啟動5G網絡
2025年5月16日,蒙古國通信監管委員會(CRC)宣布已于2025年5月15日正式啟動5G網絡,并向該國服務提供商頒發了相關運營許可證。
從2023年開始,蒙古國逐步建立了配套的政策和監管體系,為5G網絡的部署奠定了堅實基礎。CRC強調,5G網絡將徹底改變許多領域,不僅限于高速互聯網,還包括通信、工業、教育、醫療保健和采礦業。
英國
United Kingdom
英國的集體許可計劃旨在協調人工智能和版權法
為解決版權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之間的矛盾,英國版權許可代理機構(CLA)、作者許可與集體管理協會(ALCS)和出版商許可服務機構(PLS)三大機構共同宣布了一項重要舉措,計劃推出人工智能培訓集體許可框架。選擇加入(opt-in)許可將允許人工智能開發者使用基于文本的出版作品(如書籍、期刊和雜志)進行培訓、微調和檢索增強生成(RAG),同時確保創作者能夠得到報酬。在與出版商進一步磋商后,該許可計劃預計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
英國政府在“版權與人工智能”意見征詢活動中承認,英國現行的版權法使權利人和人工智能開發者都面臨著不確定性。它提出了兩個主要解決方案:(1)加強權利保留機制;(2)在未保留權利的情況下,為人工智能培訓提供后備版權例外條款。然而,權利持有人強烈反對“一攬子”例外,認為這會削弱管理的透明度并降低報酬。他們的反對推動了這一許可框架的發展,使其成為一種基于市場的替代方案。
該框架由CLA、ALCS(代表作者)和PLS(代表出版商)合作建立。CLA——已經成為英國公認的文本內容集體管理組織——將對許可進行管理,在扣除運營成本后向權利人收取和分配許可使用費。在CLA的授權下,許可將涵蓋廣泛的基于文本的已出版作品,從而簡化人工智能開發者的許可程序,因為單獨談判是不切實際的。權利人可以通過注冊作品的方式自愿選擇加入,而未注冊的作品則不在許可范圍內。這顯然可以避免政府的例外提案中引發創作者批評的“選擇退出”造成的負擔,而只需要明確同意即可參與。
重要的是,擬議的集體許可旨在補充而非取代大型出版商或權利持有人與人工智能公司之間的直接定制化許可協議。它特別為小型創作者和獨立出版商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否則他們可能難以單獨進行談判。
第一階段的出版商磋商已經結束,第二輪磋商計劃將于2025年晚些時候進行。該框架的實施將緊隨定于2025年5月1日開始的相關文本數據挖掘(TDM)和工作場所使用許可的推出。具體的補償模式仍在談判中,但將力求在人工智能開發者的承受能力與創作者公平、可持續的報酬之間取得平衡。收取的許可費將根據既定的分配規則在ALCS和PLS成員之間進行分配。
在制定該框架的同時,還將建立一個國家權利保留登記處,旨在促進許可元數據的機器可讀化,并支持大規模?許可偏好標記?。被許可人還必須遵守嚴格的透明度要求,包括報告所使用的作品、內容獲取方法和下游用途,最終目標是加強創意產業與人工智能開發者之間的信任。
雖然該許可框架以英國為中心,但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國際互操作性,為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提供了獲得許可內容的途徑。如果成功的話,它將作為未來跨境人工智能許可解決方案的參考范例。
英國提出的集體許可框架是協調人工智能創新需求與版權法要求的一種務實方法。雖然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新的挑戰,但該倡議旨在為英國?法定例外條款?提供一種自愿參與、透明運作且可靈活擴展的替代方案;在保護創作者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促進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發展。如果該框架獲得成功,它將為其他司法管轄區在尋求技術進步與創作權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提供寶貴的經驗。
英國發布環境空氣二氧化氮濃度測定新標準
BSI(英國標準化協會)2025年5月發布了標準 BS EN 16339:2025《環境空氣 通過擴散采樣測定二氧化氮濃度的方法》。該標準在國際標準分類(ICS)中歸類于“13.040.20 環境大氣”類別。
BS EN 16339:2025 規定了通過擴散采樣,后續結合比色法或離子色譜法(IC)進行萃取和分析,來測定環境空氣中二氧化氮(NO?)濃度的方法。其適用的NO?濃度測量范圍約為3μg/m3至130 μg/m3,通常采樣周期為1至4周,具體時長取決于采樣器設計和NO?濃度水平。
標準指出,可用多種吸附劑通過擴散采樣器捕獲環境空氣中的NO? ,并明確了三乙醇胺作為試劑的應用,還介紹了管型(圓柱或微錐管)、徽章型和徑向型采樣器。使用管型擴散采樣器進行NO?測量時,單個測量的相對擴展不確定度可能低于25%;將結果匯總形成年均值時,因隨機效應不確定性降低,相對擴展不確定度可進一步降至15%以下。
此外,NO?被動采樣器可通過添加氧化劑將環境中的NO轉化為NO?來測量NO?,同時部署一個不加氧化劑的NO?采樣器,通過二者差值測定NO濃度。
該標準的發布,為環境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測定提供了規范且科學的方法,有助于提升空氣質量監測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對環境空氣質量的評估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海灣合作委員會
GCC
GC標志認證部分新版標準即將強制實施,出口海灣國家企業請關注更新!
GC標志認證證書作為產品進入海灣7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曼、也門)市場的準入證書,其認證原則上采用GSO/IEC等標準的最新版本。當相關標準版本更新時,其實施過渡期為新版標準發布之日起2年,過渡期結束,所有進口或者上市銷售產品將強制要求符合最新標準要求。
因此,新版標準發布后,基于舊版標準獲得的證書須在新版標準強制實施日期前完成證書更新,否則證書將會被暫停或撤銷。下表為GC標志認證相關產品最新標準的強制實施日期,相關出口企業請關注并及時更新證書以確保滿足海灣7國市場準入技術法規與標準要求!
韓國
Korea
韓國無線電設備技術標準部分修改!
2025年5月,韓國國立電波院發布了重要通知,國立電波研究院公告第2025-2號,依據《電波法》第45條(技術標準)及該法施行令第123條第1項7號的規定,對《簡易無線電臺?空間電臺?地球站的無線電設備以及用于測向的無線電設備等其他業務用無線電設備的技術標準》(國立電波研究院公告第2024-10號,2024年7月5日)部分條款進行如下修訂并公告:
一、一般條件
① 地球站應能自動跟蹤通信對象空間電臺或依據《電信事業法》獲得跨境供應許可的外國衛星。但地球站無法自動跟蹤衛星時,則應立即停止發射。
② 從其他一般地球站或安裝在其他國家的設備(僅限于利用依據《電信事業法》獲得跨境供應許可的外國衛星的情況)接收被設定的頻率及輻射功率等控制的地球站,應在接收到控制信號時才進行發射。但地球站不能正常接收控制信號時,則應停止發射。
③ 地球站應能檢測故障,且在檢測到故障時,應在1秒內停止發射。
二、發射、接收裝置的條件
(1)電波形式應為D7W或G7W。
(2)占用帶寬應在62.5MHz以內。
(3)發射設備的最大等效全向輻射功率譜密度不應超過0.2dBW/4kHz,發射天線輻射方向的最低仰角應為25°以上。
(4)不需要的發射的平均功率應滿足以下條件 :
① 在占用帶寬內以4千赫帶寬測量的平均功率與從信道中心頻率起超過占用帶寬50%至100%的區間內任意4千赫測量帶寬內的平均功率差:25dB以上。
② 在占用帶寬內以4千赫帶寬測量的平均功率與從信道中心頻率起超過占用帶寬100%至250%的區間內任意4千赫測量帶寬內的平均功率差:35dB以上。
③ 在占用帶寬內以4千赫帶寬測量的平均功率與從信道中心頻率起超過占用帶寬 250% 的頻段內任意4千赫測量帶寬內的平均功率差:43dB+10Log(每4千赫平均發射功率(瓦))以上。
頻率容差應符合“無線電臺規則”第5條規定的條件。在不進行發射的狀態下(載波發射禁用狀態),其伴隨的電波輻射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譜密度不應超過下表所列的數值。
依據《行政監管基本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每滿5年(指每5年的12月31日)需對本公告進行合理性審查,并采取改進等措施。
韓國出臺低軌衛星通信設備新規
2025年4月25日,韓國國家無線電研究機構(RRA)正式發布《廣播及通信設備合格評定公告》(第2025-2號),針對低地球軌道(LEO)衛星通信地球站無線電設備的技術標準及標識規范作出重要修訂。此次修訂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標志著韓國在衛星通信領域的技術標準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旨在搶占6G時代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的戰略高地。
根據新規,RRA在《合格評定公告》附錄1中新增了“低軌衛星通信地球站無線電設備”類別,并在附錄7中同步更新了該類設備的格式符號標識方法78。此次調整主要針對11 GHz至14 GHz頻段內運行的低軌衛星(軌道高度1,100至1,300公里)通信設備,明確其占用帶寬、頻率容限及抗干擾技術要求,以確保頻譜資源的高效利用與電磁環境安全。
韓國此前已通過WTO向國際社會通報相關技術標準草案,強調其核心目標為“保障低軌衛星通信服務的無線電安全”及“保護公眾健康”。此舉被視為韓國響應國際電信聯盟(ITU)技術框架、融入全球衛星通信標準體系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韓國于2024年成立直屬總統的宇宙航空廳,整合航空宇宙研究院等機構資源,強化衛星通信領域的國家統籌能力。政策層級的“技術+機構”雙輪驅動模式,為韓國躋身全球衛星通信供應鏈奠定基礎。
新規的生效恰逢國際衛星通信巨頭加速布局韓國市場。SpaceX旗下Starlink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在韓推出服務,其低軌衛星群技術或將重塑本土通信生態。韓國業界分析認為,RRA此時收緊技術標準,既能引導本土企業提升設備兼容性與安全性,也為應對外企競爭設置“技術護城河”。
此外,低軌衛星通信被視為6G網絡的核心基礎設施,可支持自動駕駛、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前沿應用。韓國此次標準升級,與全球6G研發趨勢形成共振。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此前指出,衛星通信與地面5G專網的融合將是韓國突破6G技術瓶頸的關鍵路徑。
針對新規,三星電子、LG U+等企業已啟動設備技術適配工作。RRA同步簡化了合格評定程序,允許部分無線設備選擇“合格證明”或“合格注冊”方案,減少測試項目并縮短認證周期7。分析人士指出,柔性監管策略有助于降低企業合規成本,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IEC發布新版紐扣鋰電池安全檢測標準
2025年1月29日,IEC官方正式發布紐扣鋰電池安全檢測標準IEC 60086-4:2025。
新版本變更如下:
這一版本是一次技術性修訂。與上一版相比,這一版包括以下重大技術變化:
a) 在測試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泄漏和通風的定義;
b) 修訂了過放試驗;
c) 修訂了標記要求;
d) 修訂了兒童耐藥包裝試驗標準;
e) 將附件F的目的從“資料性”改為“規范性”;
f) 增加了新的附件G,增加了防止無意中濫用電池的額外措施用于消費者替換;
g) 整合解釋表1(IEC 60086- 4:19 19/ISH1:2020)的內容;
h) 在條款3中,術語按其功能重新排序:基本術語、電化學系統、電池形狀、電池尺寸、電氣特性、規格、安全方面、失效模式;
i) 在6.4.4中,鋰一次電池的沖擊加速度豁免從12 kg減少到4,482 kg,以反映這是IEC 62281測試T-4中的閾值,其中峰值加速度降低到150 gn以下。
巴拉圭
Paraguay
巴拉圭CONATEL開放Wi-Fi 6E
2025年4月23日,巴拉圭國家電信委員會(CONATEL)發布了第1035/2025號董事會決議,宣布授權5925-6425 MHz頻段用于低功率無線接入系統。
根據該決議,在5925-6425 MHz 頻段低功率無線接入系統中使用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必須持有由CONATEL按照現行法規頒發的批準證書。同時設備制造商必須聲明其設備配置符合CONATEL技術標準規定的限制,且設備標簽和/或用戶手冊上必須標注以下信息:
"En Paraguay, este equipo deberá ser configurado para operar con las limitaciones establecidas en la Norma Técnica NTC-RF-5925:2025 de la CONATEL"(“在巴拉圭,本設備必須按照CONATEL技術標準NTC-RF-5925:2025中規定的限制條件進行配置/運行”)。
沙特
Saudi Arabia
沙特能效SASO 2902 證書變更要求和期限!
沙特阿拉伯標準、計量和質量組織SASO針對燈具產品新標準SASO 2902:2018/AMD2:2023已在2025年3月31日強制生效,海關口岸和工廠的強制執行時間為2025年6月1日,在當地市場上銷售產品和庫存產品的強制執行時間為2026年6月1日。而針對新增的符合要求產品和豁免產品的能效標簽的相關變更升級,將于2025年5月31日關閉。SASO屆時將取消所有不符合新標準的能效證書和標簽(包括豁免證書),IECEE證書也將暫停頒發。
具體要求如下:
能效標簽升級三種情況:
第一種:不在新標準豁免范圍的,有原豁免證書申請變更為正常申請,例如線性燈具LED燈帶;
第二種:仍在新標準豁免范圍的,重新修改豁免證書申請;
第三種:原有能效證書和標簽,現產品在新標準豁免范圍的,由原能效證書和標簽變更為豁免證書申請,例如壁燈等。
新版標準SASO 2902:2018/AMD2:2023的更新如下:
更新一:產品范圍
刪除了產品范圍列表中有毒有害物質的要求
更新二:術語和定義
增加了可擴展LED模塊和吊燈的詳細定義
Scalable LED module: LED module 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design rule and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proportional to a specific geometrical dimension.
Pendant luminaire: luminaire provided with a cord, chain, tube, etc., which permits it to be suspended from a ceiling or a wall support.
更新三:增加新條款
增加了線性可擴展LED模塊的測試和宣稱要求,如LED燈帶
? 額定功率和額定光通量需要按照1米來宣稱(包括長度小于1米的產品)
? 需要用50cm的產品來測試,并在報告中體現測試產品的長度
更新四:新增豁免產品
增加不以照明為目的和用途的豁免產品
? RGB或RGB/W的燈具
? 落地燈,臺燈,壁燈
? 所有吊燈豁免(除了線性吊燈,面板吊燈,懸掛式工礦燈)
更新五:新增因技術原因豁免的產品
? 因下列原因無法測試的產品
― 凈重超過50kg
― 長度或者最短的剪切長度超過2米
? 光束角小于10°的燈具
? IP防護等級為65或更高等級的燈具(不包含泛光燈和路燈)
更新六:產品包裝
產品包裝增加以下信息:
? IP防護等級(如果IP等級為65或者更高)
? 對于可擴展的線性LED模塊,額定功率,額定光通量,額定光效需要按照1米來宣稱
更新七:刪除有毒化學物質的要求
刪除附錄J中燈和控制器的有毒化學物質參數要求
百慕大
Bermuda
百慕大RA發布藍牙和Wi-Fi豁免備忘錄
2025年5月,百慕大監管機構(RA)發布了藍牙和Wi-Fi豁免備忘錄,宣布自2025年2月14日起,僅使用藍牙和/或Wi-Fi技術的無線電設備不再需要單獨申請型式認證。但制造商和進口商仍有責任確保這些設備完全符合以下管理機構制定的所有適用技術和監管標準,以及對應的標記/標簽: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 加拿大國際標準協會(ISED)
? 英國/歐盟(ETSI)
布基納法索
Burkina Faso
布基納法索ARCEP開放Wi-Fi 6E
2025年4月29日,布基納法索電子通信和郵政管理局(ARCEP)發布了第2025-011/ARCEP/CR號決定,定義了由低功率、短距離設備組成的站點的類別并規定了這些站點的使用條件。值得注意的是,ARCEP已批準將5945-6425 MHz 頻段用于無線接入系統和無線局域網(WAS/RLAN)。
新西蘭
New Zealand
新西蘭首推全球最嚴電機能效新規
2025年5月,新西蘭能源效率與節能局(EECA)發布《三相籠型感應電動機能效政策咨詢文件》,計劃通過四階段升級將電機最低能效標準(MEPS)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新規預計覆蓋全國85%工業電機設備,成為亞太首個對標歐盟IE4標準的區域性法規。
一、政策核心升級
1、能效跨越式提升
2027年起強制實施IE3標準(覆蓋0.75-375kW電機)
2029年推行IE4標準(75-200kW電機分階段達標)
2、監管范圍擴展
新增0.12-0.75kW小型電機監管(含家電/工業場景)
要求電機本體、說明書、官網三維公示能效數據
3、國際標準銜接
新增 UL 1004-14等北美認證兼容條款
建立東盟"綠色機電"標準互認機制
二、產業影響
1、制造端:電機廠商需投入12-15億美元升級技術
2、消費端:工業設備單價上漲15%-20%,節能回報周期縮短至2-3年
3、能源結構:年減碳量達120萬噸,相當于關停2座中型燃煤電廠
三、實施路線
四、全球對標
· 與澳大利亞達成"澳新能效互認協議"
· 美國NEMA標準委員會派觀察員參與修訂
西門子、ABB等企業在奧克蘭設研發中心